【刘辉(文军)】点燃每一粒种子列队出征——点评峭岩最新诗集《八月!八月!》

这里特定的是具有专属意义上的绿色“八月”。是什么诗歌意象所指?共和国的八月——是一把把熊熊烈燃的火炬;是一行行严整待发的钢枪;是一排排庄严挺立的铜墙;是一列列前仆后继的壮士;是一炉炉经煤纯碳热粹炼过的精钢!

“八一”信仰立在天上、“八一”旗帜举在头上、”八一”责任抗在肩上、“八一”誓言刻在心上、“八一”行动跑在路上、“八一”魂魄融入国土每一寸之上!纵观峭岩诗歌“八月”的每一条纹路,都是对人民解放军百年辉煌的高度提炼与深度仰望。

今日之祖国,八月已被铸成叱咤海陆空、潜海航宇且无坚不摧的立体化的钢铁长城。有七月党旗在前的猎猎招展,一簇簇“橄榄绿”、一丛丛“神眼枪”,俨然是紧紧护卫中国人民最忠诚的国家力量。

在第一时间、用第一眼敬读到峭岩长诗《八月!八月!》,就很异常地感到内心所受到的撞击莫名地强烈。峭岩先生以八旬“青春之躯”的凝练执笔,提前写下对百年八月的崇高敬意。笔下,是诗人特意“研磨”的神采飞扬的神圣八月。一展款款深情,以此隆重地记怀着种植八月种子的百年盛典。

我特别能理解,惟具“入了八月的名册/我是八月的一棵庄稼 ”的峭岩诗人,才独具激情表述的迫切意念。他就是几百万“绿色丛林”中的一枝翠绿、他就是一百年行进队伍中的一员忠士。

我以为:继长篇诗集《七月!七月!》之后,长篇诗集《八月!八月!》是前者的后续追篇。“七月”与“八月”两个意象组合:相映照、相关联、相呼应、相比对。两树卓立,已然是峭岩诗人注全心倾全力的心血浇筑而为。又有所不同:两者的诗意走向,各有各的奇异突兀;两者的意象设置,各有各的精雕细刻。

《七月!七月!》与《八月!八月!》,同样多维兆显、同样哲理高蹈、同样感人真挚、同样诗性别致、同样情暖夺心、同样高峰制作。相得益彰,两册诗集尚能比肩,一并耸立于中国诗坛之上。还可以认作,同为献给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百年庆典的“姊妹篇”。

我是一名纯粹的带有“八月”血脉的直系后代。父辈抗日寇、打江山、创基业,所历经过千难万苦。在我的名字里,深深地嵌入了父辈光彩岁月的永恒记忆。正因为如此,对军旅作品我有着天然自生的崇拜情感与阅读的主观追求。

对七月图腾八月火种的敬仰,是永久镶嵌在峭岩诗人血肉与骨髓里的痕迹。每一文本的反复阅读,都能佐证我这一理性判断。

不仅仅因为诗人童年时代的饥寒交迫、不仅仅因为诗人少年时代受益于阳光温拂、不仅仅因为诗人一直在军队大熔炉中步步成长。峭岩作为诗界内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军旅诗人,历经了太多的沧桑巨变。他的洞察慧见、他的精确捕捉、他的胸襟囊括、他的日积月累,可以断定是他所有一路不可间歇地抒写史学意义诗文的源动力。

此文只对峭岩诗人长诗《八月!八月!》展开阅读思考后的简要析解。我以为:此长诗的潜心写作,形象性地验证了峭岩诗歌在不断螺旋式上升中求新求变的又一次理念设置与文本图式的再一次主观突破。

突破一:极少着意用实例详尽列举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所遭受的磨难与失败、所经历的各种知名战役与战斗状态。新诗集着重以很少的事例提示,意象性地表述与创立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标新立异式的神性诉求。

突破二:绝不重复性地复诵周所众知的习惯性叙述话语。100年军史恢弘的凡例种种,峭岩诗歌追求创新的意识从不自我松懈。贯彻“哲学式的抒写”,把自己对军史的理性认识加以诗性揉搓并巧妙种植并运用其中。着力打磨陌生诗境,正是峭岩此诗集的成功之道。

突破三:呈现第一人称的出列。立显诗意温度的浓烈、人性舒张的逼真。此题材如按写作常规,涉及军事军史军诗,很难突破一般性习而贯之的按时序按实例按影响力的程序进行。诗人在这里“静悄悄”,就是一个士兵。“稍息立正”、站队入列。站岗是一杆枪、防御是一堵墙、冲锋是一颗子弹。诗人自我具化,是八月勃发的种子,一同随着土地四季的庄稼成长。

突破四:对文化传统诗意习惯的自我否定,是一件很痛苦很艰辛的践行过程。近十余年,峭岩长诗,我常看常品。从《遵义诗笔记》到《烛火之殇》,从《跪你一千年》到“萧军诗传”“萧红诗传”的姊妹篇,从《七月!七月!》到《他们感动了中国》……顺延一百年中国的步履路遥,峭岩一直有意识地勤勉地进行着创作思考。

一部部长诗出品,见证了峭岩诗歌对两个百年一系列的独到释解。只有诗人始终执拗奋发、踔厉前行、艰辛跋涉,才会有诗果累累与诗意远方。

峭岩诗歌的历史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说他的贡献,具有中国长诗创作的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峭岩诗歌的时代意义在于:让人们记住诗歌是文学创作的风向标。诗歌作品若从文学引领的层面来理解,她是最为活跃、最能振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的冲锋号。

提升与确认“历史自信”、提升与扩充文化影响力,诗歌的“简而捷”“少而精”,绝对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轻骑兵。峭岩诗歌即便是一部长诗,言简意赅且意味厚重,起到的士气激励与思想渗透作用,绝不亚于一部优秀小说产生的轰动。

讲好中国故事。诗人峭岩以诗歌为伍,不曾为自己留有一丝闲暇,他一直思索着笔耕着。“老骥伏枥”紧紧地把握着故事节奏的脉动:一直不断筹划补缺诗意养分、一直不断调整增添经典情节、一直探索与攀爬诗源的高峰。

一部长诗《八月!八月!》问世,我以为这是接近2022年的尾声,峭岩诗人献给中国诗坛的礼物。弘扬中国精神、坚持历史自信、尽责用情用力,讲述好中国故事的诗歌宏著。字真词切,明晰清澈。我悟懂了一位诗歌老人对又一轮“百年盛典”的迫切期待。

一、血烛铿锵:“你这季节的神,上天注定了的命运”

大地酝酿的八月必定不寻常。携风带雨,雷霆万钧。有失败后的梦醒,有憧憬未来赤旗挥舞的夏季红星。“七月”注入了扭转乾坤的底气,“八月”注定要将旧世界的堡垒在烈火中撼动——这是孕育一个伟大军队诞生的前夜。

诗集《八月!八月!》序言部分竟然独树一帜:以诗为序。“以八十岁熔炼的目光/注视着八月的魂魄”。老有所盼,纵然以目光炯炯的神情,以硕硕万字的诗言,急切地等待六年之后的建军百年。八月情结,是缠绕诗人一生、眷恋诗人一生、骄傲诗人一生的毕生财富。

太熟悉的列队持枪、太熟悉的执行任务;不能忘怀的战友情义、不能忘怀的大熔炉的捶打。八月情愫的一个世纪抒写,火灼一般。实令诗人在八月的百诞前,总处于辗转反侧的精神状态。一夜夜风雨交加、一回回枪林弹雨、一次次腥风血雨、一天天长途跋涉、一仗仗向死而生……千百次萦绕潜入诗人梦里。

新颖且别有寓意的诗序,很有力度地又恰如其分地为后面章节的铺展,鲜明地展现出一片思考与挥发的沃田。这里的哲学辩证语句似乎告诉后一代人,今天人民军队的威武强大,绝不是凭空而降;今天人民军队的所向无敌,绝不是理所当然。绝无天注定,而非来之易。

峭岩老诗人告诫大家:“八月的风采独立于世界/它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奇迹,堆积着无数先烈志士的躯体;奇迹,丈量着苦难征程的几万里;奇迹,有别于其他军队的始终如一。以百年历程取证:最伟大的奇迹,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地掌握着人民军队的领导权。所以,胜利前行所向披靡。“七月”与“八月”,永远是密不可分形象的“党指挥枪”。

诗人一句“只要写进八月的血色战旗/我将一生无悔”,足以见峭岩军旅生涯映射在坚韧性格中的直率与敞亮。一生为伍。愿倾一生之力,为自信中国写出最璀璨的有别于寻常的中国故事。八月故事的创作突破,有意地打乱了时空上的按部就班。永远去追求新颖况味,永远去颠覆往昔旧作——峭岩的诗境风骨。

八月神灵是众众芸生大写的人。独有的历史背景之下,劳苦大众的八月响起的第一枪,注定会定格于中国发展的记忆隧道里。“上天”安排,绝对是大势所趋、人民所需、不再忍受继续的苦难“季节”,用枪声替代说话权——八月诗歌含蓄中彰显一种语言的持续硬度。

二、一生执著:“我就是八月紧握的钢枪”

踌躇满志、枪弹满膛的“我”,一直随行于“八月”的队伍里。梳理《八月!八月!》通篇,峭岩诗句中的每一个标准姿态,都会紧紧地依偎着“战士”的庄严称谓。无论是走过多少个泥潭山岗还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无论是擦干身上血迹的梦醒、还是红旗插上敌营欢呼跳跃的刹那间,峭岩总以“我的身份”持一把钢枪与军队“同甘共苦”。抑或诙谐、抑或警示、抑或惋惜、抑或警觉、抑或思想上跃进的又一次腾升。

突破写作藩篱。峭岩在诗歌酝酿构筑上,可谓匠心独具。譬如;循规蹈矩地按常规著述军队史诗,很容易陷入时序不乱、节奏清晰、事实相符,可谓稳稳当当。但又会使诗歌意象,再次陷入不鲜明不惊艳的写作困境。峭岩意愿:尚且如此,不如不写。

喜出望外的是,诗人峭岩始终把持谦虚谨慎、不断更迭不断置换自己原有的诗作框架。一本新诗集出版,既是文采形态过去时的终结点。在自我否定翻新中,峭岩保持着诗歌的青春岁月、以及诗歌创作的新鲜温度。尝试诗歌新高度,永不休且不止——峭岩诗歌“精而巧”、“奇而实”,保鲜制造的诀窍之一。

诗人倾身倾情倾心地融入大部队的行进中。这就在诗集第一二部里出现另一种视觉冲击:揉进多年对军史钩沉的探讨深研成果,成功地躲闪那些时序上的重复枝蔓,把建军八月的历史必然采用诗性渲染着意重描而凸显的淋漓尽致。

“我”必在其中。个性化哲理性的诗言呈现,这就给峭岩阐述有关“八月”的前因后果提供了足够的挥洒空间。神性意象“我”的跳跃性行走,极大丰富了诗集的动感倾向的幅度。

峭岩对“八月”定义:是“由手握锄头、斧头的人书写/须从苦难的源头写起/从血与火的起源写起”。灵动而现实、真切而鲜活。神笔之下,陌生词汇的重新拼装组合,又是一片荒原中的一抹鲜红。

八月诗集不是预言书。而“一个王朝在陷落/一轮新日在上升”的现实,终究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一浪浪捷报的凯歌中实现。城堡里战壕里、仇恨黑夜的眼睛里、祖国疼痛的口腔里……无数位军人先驱躺倒在血泊当中。他们是八月之魂: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以及八女投江们等等。

八月军旗之所以奋勇前行,那是由烈士鲜血染就而成——此言,不必再说。只需一句简而代之,建立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我”亲历而为之,“我”是幸存者;回望血色年华,依旧史实触心且历历在目!

100年钢枪在握、100年所向无敌、100年军魂向党、100年坚实步履。忘不了执掌八月的信徒们:“叩问苍穹的人/提着头颅赶路”。百折不挠,追逐“七月”。在七月阳光的指引下,人民军队一直在拼着性命“赶路”!

峭岩没去展开赶路的艰辛苦难所历经的一次次沉痛教训。黑暗之中“提着头颅”去追求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这般魄力与勇气。简略、大局观,意味深长的意象表述。

三、重彩雕刻:“一个人的沉默/静了一个世界”

   漫长路上的中国革命史用血写下众多经验与教训。建军之初,既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会师”的深深印痕,更有“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遵义会议”指导人民军队不断前进的精锐闪现。

抛弃一般套路的撰写。将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把支部建在连上、祛除红军中的旧军队的残余作风、首建一整套军队纪律……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几个关键时刻,起到了指导性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党史军史,整理得清清楚楚。

峭岩诗歌新意识。“一支笔划开漫天的阴霾/他窥到了山巅上的一道彩虹”。超群的前瞻性极强的领袖天赋,来自于卓越的对各种复杂事务超前的心理判断力。但是毛泽东同志多次改变军队战略战役的各种有效主张,一次次被否决。所担负的职务,一次次被剥夺。

“沉默”“划开”“窥到”,一系列陌生组句,完全可以辽阔地用形象意味去刻画领袖的浩拓胸怀;去痛诉当时军队缺少领袖统帅的寂寞与悲哀。寥寥数笔,尚能装下千军万马;轻轻几言,随即囊括了八月之初的风雨兼程中的千辛万苦。

一个个历史的转折点、一回回军队的整肃出发、一次次战役的峰回路转。着力证实了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的强力支持,更离不开革命领袖的英明决断以及“举轻若重”的指挥艺术。

一言而盖之:“它有哲学供养我们的生命”。峭岩深谋精算的句式,完全超越一般诗人的想象力。农村包围城市、红色割据、薄弱环节、对敌斗争的“十六字方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系列在根据地一再实践的治军良策与克敌良方,验证了建军领袖高瞻远瞩的哲学理念范畴的大局观。

千真万确地证实:中国革命大船一次次能驶向胜利彼岸,绝对离不开领袖的神圣指引。毛泽东主席是风雨中的彩虹、黑夜中的北斗,代表着并带领着广大人民打江山求解放。一般人不具备的领袖独具的真知灼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无限幸运。这是颠扑不破的中国道路的历史真谛。

画龙点睛。八月清清澈澈,八月妙句迭出。自有峭岩诗人妙笔生花的化繁为简。之所以有“几百人的肩膀/扛起了一片苍穹”的宏大魅力,星星之火,点亮并燎原每一块炽热的土地,这就是惟有的领袖的统帅魅力。没有之一、只有唯一。熟稔于军旅每一链条的细微之处,耸立于高位局点之上,峭岩把“八月”诗意整体拿捏的更具时代阅读习惯的欣赏价值。

神奇八月、神圣八月、创造奇迹的八月。在峭岩哲理式的经典语句是这样立意的:“那是历史对历史的喊话/那是正义对压迫的审判”。省略了难以躲闪的各种史实举证罗列的重复解释。

也是凡人身躯,但他可以“一条长衫聚天下风雨”——惟有韶山走出来的毛泽东,才有扶大厦于既倒的大智慧大格局的胸怀。一支队伍可以褴褛蹒跚、一支队伍可以左右徘徊。一支队伍也可以从井冈山的黄洋界走到延河两岸,再走到西柏坡直达天安门共和国的路上。因为八月,高举着毛泽东的旗帜。

伟人一袭长衫。峭岩诗话八月领袖,精彩绝伦无以复制!那是伟人的不同凡响。他是能“把石头看成火的人”。一位领袖的历史作用,可以扭转或挥指世界乾坤的走向。何况运筹一个军队的所向披靡而无往而不胜。

四、八月步履:“二十世纪顶天立地的奇书”

畅怀抒写二十世纪的大千世界,离不开中国故事的卓越篇章。从第一支枪鸣到井冈山的巨人凝聚,从血染湘江的血路到萦绕半个中国的“红飘带”,从抗日第一天的残阳到推翻旧政权的晨阳。记忆中的建党到建军到建国,二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太多的章节迂回需要委婉叙述,太多的苦难过程需要全力倾诉,太多的先驱热血尽洒需要一一回顾。就发生于二十世纪——中国一派翻天覆地。中国史诗,所有笔墨集合也难以叙述清楚。

峭岩诗歌在第八章节“站在八月,俯瞰一道红”里,是这样描写长征的:“他们扯起一条红色的飘带/以嫦娥的浪漫/在大地上飞行”,又透视到“长征是人类求生存的绝唱/是播种,是宣言/总之,是神话中的神话/是英雄中的英雄/中国的今天,若没有这一段历史/怕还要摸索、倒退”。单单几划重笔,就把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以粗狂与浪漫的方式“重复”了许多。

奇书的节点在这里。一而再重申,我想峭岩的苦口婆心彰然若揭或隐匿其中。二十世纪指挥长征的旗手们全部在一个年度里,驾鹤归西了。绝“奇”的是,八月重磅的指路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同一年“相约”离去。长征精神,“神话”般不朽。不屈不挠的一代代共产党人,指引并带领人民解放军继续长征的步伐一点儿也不能懈怠。

长征史诗是惊心动魄空前绝后的世纪性绝唱。留给“七月”“八月”、留给世人,是一笔旷古惟有的精神财富。峭岩的八月诗篇精彩在于,有意地把长征路上的“绝唱”用哲学理性进而提炼精湛。

诗言:“用血和骨骼搅拌的红/镌刻在历史的大墙上”。波澜而惊险、庄重而敬畏。又言:“一块马蹄的月牙铁/悬挂在时空里”。飞马悬空、刀光剑影、千里奔袭、重山叠嶂、万水奔急、马蹄声碎、残月常咽……超乎人类所有想象的极限奇迹,“八月”神兵全部践行沐浴。在诗集里,一一被峭岩久经日磨夜砺的铁血诗歌所凝固成铁。

我还注意到这一句诗叙细节:“一个战士的入党申请书/留在生死钱上/留在历史的天空/它默默躺在记忆里/昭示着我的青春,我的生命”。实实在在而又富具哲性光芒。八月士兵——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追随者。

生生死死,为崇高信仰而战。峭岩诗集全篇血红“八月”,紧扣二者之间的主从关系。“青春”“生命”可以短暂,奋斗终生的信仰永恒。诗歌中的“我”,一直与信仰同行。个体设置下浸入式的体验,更加丰润抑或更体现了诗歌欣赏的厚重情义。

百年征程永远抒写不尽。人民军队走过了几个历史阶段,经历了千百次战役战斗的血腥洗礼。经验教训、胜利失败,始终旋转并交错在一起。峭岩诗集《八月!八月!》史诗级的提炼,正像一位诗人所说:“诗人要做的,就是运用个体经验,将生活现实与时代现实转化为诗歌现实。”

转化,需要智慧而缜密的思维;更要具备辽阔拓展的诗意架构,以及对掌握史实的深度。不言多说,峭岩诗歌的思维价值全部具备。

五、朱日和:“寒风凛烈成一个人的血性”

新中国的人民军队经过几次血与火的历练,愈加成熟与壮大。严整的统一号令、严肃的军令如山、严格的素质训练、严苛的军纪铁律,已经铸就成世界上不可忽略的武装力量。作为训练场的朱日和,俨然扩展为峭岩语境下特质血性的新时代“八月”。炼造提升、精炼成刚。八月从朱日和出发,人民军队要披荆斩棘坚勇执著地迈向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终极目标。

怎样的现代化?打破日常语言,峭岩将新时代的建军宏图用个性化的诗意委婉的显现。逐步实现军事理论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组织形态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靠的是“党永远指挥枪”革命化与正规化。

这里聚集着誓言:钢铁大军“排山一样林立/新时代的儿女海一样汹涌”。这里注释寓意:“八月的出发地/八月的集结地”。这里象形演绎;“古老的,现代的相融/历史的血,现实的铁相合了/都在朱日和相逢集结/欢度一场同庆之欢”。

峭岩的凝练似血似铁的诗言,凝固着诗人特质雄性的铮铮硬骨。或者说,从八月南昌走到朱日和,峭岩步步亦驱、历历惊险。如何构思嵌入时代因素?如何畅想融进时代面容?朱日和——彰显特殊而有时代意义的军旅出发,更是建军强军的史记符号。

从八月出发地南昌城头的“第一个军礼”,到八月检阅地朱日和的“一万次崇拜聚集的敬意”。阅读者享受着咀嚼着诗人峭岩刻意铺设下的充满跌宕起伏、千回百转的激情荡漾的长度与宽度的意象丛生的场景。

手中紧握第一把钢枪开始,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目标: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一切训练,以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出发。有意象高度中的朱日和,峭岩诗歌赋予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灿烂多兴的宏大天地。

先圣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想谨以套用孔圣人至简语言来最后评说峭岩《八月!八月!》:“博而情发(兴),缜而卓抒(观),众而凸显(群),甚而泪涌(怨)”。中国诗歌的美学精神,此诗集均已涵盖之。

诚挚地感谢军旅诗人峭岩先生的呕心沥血,先行一步;夜以继日,编撰大书。一本完美诗集《八月!八月!》,让人们预先领略并会意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年盛典的百年辉煌。

作者简介:刘辉(文军),京味儿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